行业应用

高炉

目前,高炉用耐火材料种类较多,炉体上部一般采用高性能粘土砖或高铝砖,炉体下部、炉腰、炉腹采用炭质制品、碳化硅砖、莫来石砖、刚玉砖等专用耐火材料,特别是近年研制的碳化硅砖在高炉上得到成功应用,同时,其他不定形耐火材料也得到广泛应用。

行业应用

  • 1

    炉喉和炉顶
    炉喉主要起保护炉衬、合理分配物料的作用。正常运行时,此区域温度在400-500℃左右。主要受炉料的直接冲击和摩擦影响,受气流影响较小。因此,炉喉一般采用水冷或不水冷钢砖(铸钢件)。水冷钢砖与炉壳之间填充浇注料,不水冷钢砖安装浇注料。炉顶即煤气包容罩,一般采用涂有耐磨耐火涂层的金属锚固件。

  • 2

    炉体
    炉体是高炉的重要组成部分,起着加热、还原、排渣炉料的作用,自始至终承受着煤气流和物料冲击,但炉体上中部温度较低(400-800℃),无炉渣形成或炉渣侵蚀隐患,主要承受炉料冲击、扬尘磨损、热震(最高可达50℃/min)或碱、锌等元素侵入、碳沉积等损伤,因此主要采用低气孔率优质粘土砖、高铝砖。特别是随着耐火材料品种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,高炉炉衬使用寿命已明显延长。
    但随着中、大型高炉恶劣操作条件的建立和高炉寿命制度的大幅度延长,这部分要求耐火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剥落和耐磨性能。因此,炉体上部也采用磷酸盐结合粘土砖,上、中部则采用抗剥落性能优良的硅质耐火砖和高铝耐火砖。
    炉体下部温度高,此区域热交换较多,生成大量低熔点物质,又有炽热炉料下降时的摩擦,还有上升的粉尘和碱金属蒸气的侵蚀,因此,此部分易被侵蚀,严重时整个冷却器都被侵蚀,只剩下钢壳维持。因此要求采用抗渣性、抗碱性、高温强度高、耐磨性好的优质粘土砖、高铝砖、刚玉砖、铝碳砖或碳化硅砖,冷却板结构内衬也采用石墨砖。

  • 3

    炉腰
    炉腰对上升气流起缓冲作用,此处炉料已局部还原结渣,料层透气性变差,炉渣侵蚀严重。另外,炉腰温度较高(1400~1600℃),高温辐射侵蚀严重,碱侵蚀也比较严重。上升的带有粉尘的热炉气对炉衬产生强烈的冲刷作用,焦炭等物质产生摩擦,热风通过时产生温度变化,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该部位耐火材料的破坏十分严重。因此,炉腰一般选用抗炉渣侵蚀和冲刷能力强的耐火材料。冷却板结构内衬也采用石墨砖。

  • 4

    炉腹
    炉腹连接炉缸与炉身,该区域温度较高,炉料下部温度可达1600-1650℃左右,气流温度也较高,形成大量中间渣并开始滴落,该区域耐火材料受到严重的热辐射和炉渣侵蚀,加之碱金属的侵入和积碳的化学作用,再加上上部下降的高温熔料和下部上升的热气流的冲刷作用,使该区域的情况更加恶劣。因此,炉腹历来是高炉寿命的最关键部位,因此该区域的耐火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抗侵蚀和冲刷能力,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抗热震性,因此,该类耐火材料在现代大中型高炉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    烧结铝碳砖和烧结微孔铝碳砖同样具有良好的抗压、抗弯、抗侵蚀、抗冲刷性能,导热性好,易粘结炉渣,最重要的是抗热震性强,价格比较便宜,是我国中、小型高炉常用的材料。对于有冷却板结构的高炉内衬,也有使用石墨砖的。

  • 5

    炉膛及炉底
    炉缸是高炉内铁水和炉渣的存放场所,焦炭在此燃烧产生大量煤气,为高炉铁水的还原创造了初始条件。炉缸特别是风口区域是高炉内温度最高的区域,温度在1700-2000℃之间,炉底温度一般在1450-1500℃左右。该区域炉衬除承受高温外,主要受到铁水的化学侵蚀和铁渣的冲刷。炉底主要受到铁水的渗透,碱和锌也随铁水渗透,使炉衬耐火材料膨胀,化学侵蚀使耐火材料脱碳层膨胀,最终导致炉底耐火材料严重损坏。因此,这些部位的耐火材料应具有抗铁水侵蚀、抗铁水渗透、抗碱性、体积稳定性和适当的导热性。
    该部位炉衬的损坏是化学、热和机械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因此,炉底耐火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:
    耐高温,铁水温度在1500℃左右,渣温更高。
    耐侵蚀,如耐高温渣,特别是耐更强的渣碱金属及其氧化物的侵蚀,其次是铁水的侵蚀,以及CO、CO2、H2O的侵蚀。
    耐冲刷、耐磨。
    抗渗透性。
    导热性好。
    炉腹风口带可采用刚玉莫来石砖或棕刚玉砖、硅质耐火砖。在与铁水、炉渣接触的热面,可选用刚玉-莫来石砖或棕刚玉砖等陶瓷耐火材料。冷面可选用致密碳砖或石墨化、半石墨化碳砖,也可采用小尺寸微孔碳砖、压制碳砖。炉底,在整平层顶层可选用半石墨化碳砖、微孔碳砖、石墨化碳砖。
    综上所述,在选择炉腹耐火材料时,应考虑操作条件、温度范围和潜在的侵蚀因素,以确保最佳的材料性能和寿命。

首页 电话 邮箱 留言